Thursday, 18 November 2010

拆解冬日5大危機

危機1: 潔膚力過強
當皮膚習慣了夏季高效去油去角質的潔面程序,到了冬季油脂分泌會減少,令肌膚變得乾燥脆弱,夏季的潔膚產品未必合適使用。宜選性質溫和兼具潤澤成分的潔膚品,以質感輕柔的潔面乳或潔面奶為佳。至於磨砂程序則可減少至每星期一次,清除死皮及軟化肌膚,讓護膚品更易吸收便可。
Q &A:
Q1: 在冬季,不同的膚質應如何選擇潔膚產品?
A1: 冬季應使用較為滋潤的潔膚品。乾性肌膚可選擇洗面奶,增加潤澤度; 油性肌膚要注意水油平衡,可選用較清爽的潔膚品及輕量的磨砂產品。
Q2: 怎樣判斷使用的潔膚產品是否適合自己?
A2: 如使用產品後出現脫皮或痕癢等過敏反應,便表示該產品過油或過乾,不適合使用。
Q3: 哪些潔膚成分適宜冬季使用? 又有哪些應該避免?
A3: 具滋潤功效的成份如蜂蜜,栗子精華及牛奶等,適宜在冬天使用,而強效控油的成份如維他命C、薄荷精華等則避免。


危機2: 寒風突襲
冬季氣候反覆不定,一陣北風可將肌膚水份快速抽走,令乾燥敏感等問題加劇。要預防寒風突襲就要為肌膚打好底子,選用含高濃度滋養成份的護膚品,如精華素、面膜等,滋潤肌膚底層,維持角質層健康及皮膚的自我造水能力,才能令肌膚持久水潤。
Q &A:
Q1: 踏入冬季,肌膚最易出現哪些問題?
A1: 冬季天氣乾燥,加上冷風刺激,容易令肌膚水份流失,變得脆弱,出現乾燥、泛紅、脫皮,甚至敏感反應。
Q2: 要抵抗寒風對肌膚的侵襲,應如何選擇護膚品?
A2: 應選擇較滋潤的護膚品,加上天氣轉變肌膚容易變得敏感,宜選擇一些不含香料、具高效紓緩及抗敏成份的潤膚霜,加強肌膚屏障功能。此外,每星期1至2次深層補濕護理能即時及持續補充水份,強化肌膚滋潤屏障。
Q3: 對於經常要戶外工作的女性,有何護膚建議?
A3: 要緊記不可忽視防曬及美白護理,特別是需要戶外工作的女性,應選擇防曬度SPF30 或以上的防曬產品保護肌膚及持續選用具亮肌功效的修護產品。另外加強肌膚的滋潤護理同樣是不可或缺。


危機3: 膚乾脫皮
比較薄弱的眼周、唇部以及較易出現油脂失衡的T-zone 位置,在冬天最常出現脫皮的現象,是皮膚極度乾燥的警號,宜多喝水以補充身體整體的水份,選用含維他命E或油份較高的修護產品亦有效紓緩脫皮狀況。必需緊記要讓皮屑自然脫落,切忌以磨砂等方法去除。
Q &A:
Q1: 肌膚出現脫皮,應如何處理?
A1: 切忌用手將皮屑去掉,處理唇部脫皮,可以塗上厚厚的潤唇膏敷 1-2分鐘,然後用棉花以打圈方式抺去死皮。如鼻子脫皮,可在潔面後敷上具軟化及紓緩作用的Lotion或Cream,然後以指尖打圈清除,並即塗上保濕精華。
Q2: 當出現脫皮時,肌膚難以上妝,有何解救方法?
A2: 化妝前可以化妝棉沾上保濕化妝水或Lotion,再脫皮的位置敷 5-10分鐘,加強保濕及鎖緊水份,之後上妝會更貼服。
Q3: 補妝時又要注意甚麼?
A3: 當皮膚乾燥時會分泌更多油脂,導致脫妝情況,不可如夏天般使用吸油紙,應該用化妝棉印去油份及浮起的妝品,再以化妝棉將濕粉薄薄地印於臉上,然後
以掌心輕印,可以令粉底更貼服。


危機4: 忽視紫外線
由於冬天陽光相對溫和,容易令人忽略防曬的重要。其實紫外線一年四季都存在。在冬季肌膚的新陳代謝會減慢,曬後肌膚自我修復的時間亦延長,所以應加緊美白滋養修護,幫助肌膚更快修復日曬後的傷害。
Q &A:
Q1: 在冬季,經常忽視預防紫外線的重要性,其實在冬日應如何選擇防曬產品?
A1: 應根據紫外線的強弱度及暴露於紫外線下的時間長短去選擇防曬產品,SPF15-30已足夠日常使用,如身處戶外時候較長,可以選擇SPF30-50。
Q2: 在冬季使用防曬產品時,應先塗滋潤產品還是以防曬產品打底?
A2: 防曬產品應該在護膚程序的最後步驟使用,於最外層形成保護膜以保護皮膚。而且應該在出門前30分鐘塗上,塗勻整張臉後,可再於顴骨及鼻樑位置多塗上一層,以防止色素加深。
Q3: 冬季肌膚通常較乾燥,但防曬產品大多以質地清爽為主,在選擇時可以注意哪些成份較佳?
A3: 可以選擇面部專用的霜狀防曬品,較厚身的質地能提升滋潤度之餘,亦可加強保護。此外,眼部皮膚比面部皮膚脆弱,應注意選用眼部專用的防曬霜,以加強修護眼部肌膚。


危機5: 過度滋潤
冬季護膚重點是維持肌膚的水油平衡狀況,過度滋潤會堵塞毛孔,甚至破壞皮膚油脂層,導致塗上護膚品幾小時後皮膚變得更乾燥。注意選用持久保濕及鎖水功效的潤膚霜,會比質感豐膩的產品更佳。
Q &A:
Q1: 不同的膚質應如何選擇潤膚產品以預防過度滋潤?
A1: 中性至油性肌膚一般選用潤膚乳液已足夠,而乾性皮膚則宜選乳霜產品,其豐膩的質感可以在肌膚表面形成保護膜,防止水份流失。
Q2: 如何判斷所使用的潤膚產品是否適中?
A2: 於睡前塗上,若醒來發覺皮膚感覺繃緊,即表示滋潤度不足; 相反,若發現肌膚泛有油光,這表示過潤,滋潤成份在皮膚表面積聚,形成油脂。
Q3: 塗上潤膚品後皮膚乾燥的情況仍沒有改善,應如何護理?
A3: 不應立即轉用更油潤的護膚品,過油只會阻塞毛孔。只要在平日塗抺lotion 或cream時,加以輕輕按摩,有助軟化皮膚,加強肌膚吸收滋潤成。

Thursday, 4 November 2010

注意生理警訊

注意生理警訊
神造人時給人體許多巧妙的安排,從身體的很多方面,我們都可以觀察出自己健康的狀況。只是很多時候我們都忽略了,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是你從來不知道的。

以長痘痘來說,有的人偶爾長一兩顆,有的人長期為痘痘所苦。但你可知道,青春痘長的位置透露了健康的訊息?以額頭來說,可能血液循環有問題,由於過於勞心傷神,所以脾氣容易不好。應該睡眠充足、多喝水。 指甲則是人體另一個反應健康的地方。健康的指甲應該是淡粉紅色的,且指甲板光滑、沒有溝痕,韌度也要夠,這些特點不妨自我檢視看看。

如果指甲凹凸不平,且有溝紋,那麼可能要注意你的肝功能了。若是指甲容易破裂,是缺乏鐵質,應該多補充深綠色葉菜、魚類、豆類等。從指甲其實可以觀察出許多疾病的徵兆,應該利用修剪指甲時,慎重地檢視一番。 而排泄物則是另一個顯示健康狀況的指標,不要嫌髒,每天觀察一下,看看自己夠不夠健康。健康的排泄物是沒有臭味的,如果吃多肉類、便秘時,都會產生強烈臭味。

除了從這些地方觀察自己的健康,更要注意生理時鐘,不要違背天然,才能讓身體循環正常。例如凌晨一點到兩點是肝臟排毒期,應該要讓身體進入睡眠狀態,才能順利排毒。

總之,要有健康的身體,自己要做自己第一個醫生,第一號的觀察照顧者,這樣才能健康又快樂。

1. 冒痘痘的位置與健康訊息
冒痘痘的位置可能顯示出身體的警訊,你知道嗎?你可能需要看看是否真的該保養身體了。

i)額頭-代表心火旺、血液循環有問題,可能是過於勞心傷神。這類的人脾氣較不好,應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睡眠充足,並多喝水。

ii)鼻子-如果長在鼻樑,代表脊椎骨可能出現問題;如果是長在鼻頭處,可能是胃火大、消化系統異常;若在鼻頭兩側,就可能跟卵巢機能或生殖系統有關。

iii)下巴-表示腎功能受損或內分泌系統失調。女生容易b下巴周圍長痘痘的可能是月事不順所引起的。

iv)左邊臉頰-可能是肝功能不順暢,如肝臟的分泌、解毒或造血等功能出了狀況。

v)右邊臉頰-可能是肺部功能失常。


2. 如何檢視指甲的健康 ?
指甲的生長夏天比冬天快,手指甲又比腳指甲快,且健康情況也會在指甲上顯現哦!所以快檢視一下,妳的指甲健不健康。

i)指甲色澤-通常是淡粉紅色,但若太常使用指甲油、去光水,也會使指甲變黃。

ii)指甲的韌度-用其他手指按壓指甲尖端,若能略為彎曲表示硬度剛好,若太軟也表示指甲不健康。

iii)指甲板是否光滑-有時從側面觀看會發現溝痕,那就要多滋養指甲,讓情況改善。

iv)周圍皮膚-指甲周圍皮膚若是過於乾燥、粗糙,就要利用按摩與保養,改善情況。


3. 指甲的病徵
指甲可以反應健康狀況,觀察指甲的變化,可以了解身體有哪些病徵。

i)指甲過白-慢性貧血或肝、腎有問題。

ii)白斑-缺乏鋅,可由海產類、菠菜、菇類、五穀類、葵瓜子等攝取補充。

iii)容易破裂-缺乏鐵質,可由深綠色葉菜類、魚類、豆類、五穀類等補充。

iv)指甲過黃-缺乏維他命E,也可能是淋巴系統、呼吸系統有問題。維他命E可由深綠色蔬菜、水果中攝取。

v)凹凸不平-若還有出現一條條的條紋,可能是肝不好。


5. 健康的唇色是粉紅色的,如果唇色不正常,可能是健康狀況不好哦!

i)唇色蒼白-若指甲、眼瞼也蒼白,可能有貧血。

ii)唇色青紫-若非因為氣溫過於寒冷,有可能是有貧血、心臟方面問題。

iii)唇色淡黃-若臉色、眼白一樣呈黃色,可能是肝功能不好。

iv)唇色紅紫-若非發燒或一氧化碳中毒,就可能有心臟病、肺病、心臟衰弱等問題。


6. 身體都有生理時鐘,不同時間有不同工作,應該配合生理時鐘,才能有健康身體哦!

i) 午夜12:00 ~ 1:00 (淺眠期)
多夢而敏感,身體不適者易在此時痛醒。

ii) 凌晨1:00 ~ 2:00 (排毒期)
此時肝臟為排除毒素而活動旺盛,應讓身體進入睡眠狀態,讓肝臟得以完成代謝廢物。

iii) 凌晨3:00 ~ 4:00 (休眠期)
重症病人最易發病的時刻,常有患病者在此時死亡,熬夜最好勿超過這個時間。

iv) 上午9:00 ~ 11:00 (精華期)
此時為注意力及記憶力最好,且工作與學習的最佳時段。

v) 中午12:00 ~ 1:00 (午休期)
最好靜坐或閉目休息一下再進餐,正午不可飲酒,易醉又傷肝哦!

vi) 下午2:00 ~ 3:00 (高峰期)
是分析力和創造力得以發揮淋漓的極致時段!

vii) 下午4:00 ~ 5:00 (低潮期)
體力耗弱的階段,最好補充水果來解饞,避免因飢餓而貪食致肥胖。

viii)下午5:00 ~ 6:00 (鬆散期)
此時血糖略增,嗅覺與味覺最敏感,不妨準備晚膳來提振精神。

ix) 晚上7:00 ~ 8:00 (暫憩期)
最好能在飯後30 分鐘去散個步或沐浴,放鬆一下,紓解一日的疲倦困頓。

xi) 晚上8:00 ~ 10:00 (夜修期)
此為晚上活動的巔峰時段,建議您善用此時進行商議,進修等需要思慮周密的活動。

xii) 晚上11:00 ~ 12:00 (夜眠期)
經過鎮日忙碌,此時應該放鬆心情進入夢鄉,千萬別讓身體過度負荷,那可得不償失哦!


別吝嗇只自己保有把它傳給 每一個你、妳認識的朋友 讓大家都一起健康吧!